全站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特色医疗 > 妇女保健部 > 更年期、青春期保健门诊 >
更年期、青春期保健门诊
更年期、青春期保健门诊

更年期健康信息科普

发布日期:2022-09-29 08:48:18 浏览次数:
       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阶段,包括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本质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中卵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耗竭女性激素缺欠。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骨关节肌肉疼痛、疲乏、失眠、易激动、抑郁等诸多症状。
                                                              
一、更年期的生理改变及绝经症状
        更年期是指从女性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阶段。更年期的标志性现象是绝经。更年期为妇女40岁后,相邻月经周期变异≥7 d,10个月经周期重复发生;1年内无月经则判断最后1次月经为绝经;从更年期开始到最后1次月经为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为围绝经期;绝经年龄因人而异,年龄在48~5l岁。绝经有自然绝经与人工绝经之分。自然绝经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造成,人工绝经是因手术双侧卵巢切除或化疗、放疗破坏卵巢功能而引起。
        更年期需要全面健康管理。绝经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而更年期是老年慢性疾病的起始阶段。对更年期女性进行全面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管理,包括饮食、运动、控烟、限酒、心理疏导等,指导适宜人群开展绝经激素治疗,对非适宜人群采用非激素治疗,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更年期发病机制
更年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卵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耗竭及雌激素水平呈现波动性下降直至永久性低下。
1、激素水平变化:更年期早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为孕激素减少和缺乏、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发育不成熟,出现排卵障碍和不排卵,孕激素分泌明显不足,表现为月经不规则、周期时长时短、经期延长等。
2、雌激素水平下降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一系列近期症状和远期并发症,主要为血管舒缩症状、感觉异常、情绪变化、阴道灼热、尿急尿频、阴道干涩及性交疼痛等;更年期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对绝经早期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增加。
三、更年期女性临床症状
       更年期可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情绪变化和记忆力减退、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变化、骨质疏松与骨折、新陈代谢障碍、皮肤与关节衰老、胃肠不适等症状。症状明显者应及时就医。
1、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开始于40岁左右,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加或减少,约10%妇女月经突然停止。此期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孕激素缺乏,易发生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内膜癌,对更年期异常出血者应更加重视,必要时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2、潮热、出汗:潮热、出汗是雌激素下降的常见症状。潮热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持续数秒;重者十余次或更多,持续数分钟。潮热在夜间或应激状态易诱发,如夜问发生潮热影响睡眠,日间发生潮热会感到疲乏、注意力下降。此症状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自然绝经者潮热发生率超过 50%,人工绝经者发生率更高。
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绝经期最常见困扰女性的不良影响之一,表现为人睡困难、多梦、睡眠中断易惊醒或早醒等,严重者甚至不能入睡。睡眠障碍会导致更年期女性紧张和急躁,难以集中精力,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4、情绪变化和记忆力减退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均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异常、记忆及认知功能下降。
4.1 情绪变化:更年期妇女常见易激惹、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表情淡漠、敏感多疑、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等症状,甚至出现抑郁,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4.2 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也较常见。雌激素缺乏对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有潜在危险,表现为记忆丧失、失语失认、定向计算判断障碍及性格行为情绪改变。
5、阴道干燥及生殖道萎缩:阴道、宫颈、子宫和泌尿道上皮是雌激素的敏感靶器官。雌激素减少可致这些部位组织发生萎缩性改变,导致相关临床症状。 
5.1 阴道干涩及性交疼痛:绝经后妇女阴道黏膜发生萎缩性变化,出现阴道干燥、阴道缩小狭窄、分泌物减少、性生活困难等,也可造成反复阴道感染,即老年性阴道炎。
5.2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由于尿道和膀胱的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可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
5.3 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低下使尿道缩短伴黏膜萎缩性改变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6、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变化 
6.1 增加冠心病发生率: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血流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女性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而绝经后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或梗死、高血压和脑缺血。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及并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随年龄而增加。
6.2 血脂变化 :妇女绝经后血液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不良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降低。 
7、骨质疏松与骨折:雌激素是维持妇女一生骨骼质量的重要激素,雌激素可促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骨吸收,对骨骼起保护作用。围绝经期妇女约25%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生与雌激素下降有关。甲状旁腺激素可刺激骨质吸收,绝经后妇女骨质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吸收明显增加,造成骨质丢失及疏松。 
8、新陈代谢障碍
(1)肥胖。肥胖不仅与雌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还与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体力活动减少、热量消耗和利用也相应减少有关。妇女绝经后全身脂肪重新分布,可形成向 心性肥胖。
(2)钙磷代谢失常。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骨矿含量明显减少及骨质疏松,以脊柱、髋部较为明显,绝经后常见腰背疼痛,髋部、上肢骨折,若椎体发生骨折会形成驼背。
(3)水盐代谢失常。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性水肿。
(4)糖代谢失常。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减低。
9、皮肤与关节衰老
9.1 皮肤衰老 :更年期妇女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变薄易损伤,皱纹、色素沉着、老年斑、水肿等萎缩及退化性改变。
9.2 关节肌肉疼痛 :肌肉疼痛可能与运动后肌肉中乳酸的弥散能力减弱有关。骨关节疼痛常在晨起明显,可出现全身性关节疼痛以膝关节多见。
10、胃肠不适 :更年期可见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四、饮食合理平衡
       提倡少油、少盐、控糖、限酒,清淡饮食.
饮食方面,每天食物种类应保证在12种以上,每周保证在25种以上。粗细搭配比例在2:3或1:2。主食应适量,以谷薯类为主,每日主食控制在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食物种类多样化,多进食蔬菜和新鲜水果类,蔬菜保证在300~500 g,应以绿色和彩色蔬菜为主,如菠菜、西兰花、彩椒等。水果保证在200~350 g,种类需丰富。常食用蛋奶类、大豆类食物,每日奶类保证300 ml。并适量摄人畜禽肉食物,以鱼和禽肉为首选;适量摄入坚果和菌类,坚果总量控制在15 g以内,以原味最佳。脂肪摄人过少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吸收。每天只需40~65 g,少食动物性脂肪,适当食用植物油(25 g以内)。保证必须脂肪酸的摄入,可适量补充亚麻籽、芝麻、葵花籽和南瓜子。尽量减少饮用含糖饮料,注意隐形糖的摄入量,严格限制酒精摄人,每日应少于15 g。推荐每天饮水1500~1700 ml(约7~8杯)。首选白开水,茶水也是的较好选择。
五、适当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累计150分钟以上。推荐更年期女性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45~60分钟可以达到更佳效果,并增加2次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将工作、出行、家务等与运动相结合,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同时对于既往有生育史的女性应额外关注盆底肌力及核心肌群的锻炼,合并高血压疾病女性在进行无氧运动时要尽量避免屏气动作。早晨和傍晚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进食后不宜立刻进行活动,应休息1~2 小时后,才适宜锻炼。体质量指数建议维持在18.5~23.9 kg/m2。根据体重变化规划自我饮食结构和运动情况。
                                               
六、心理治疗
        正念冥想、正念瑜伽、正念行走及身体扫描等,有助于很大程度减少更年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症状。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应分析是属于更年期躯体症状还是抑郁、焦虑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再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躯体症状明显,首选性激素;如果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明显,首选抗抑郁、焦虑药物;
如果既有明显躯体症状又有明显抑郁、焦虑症状,在使用性激素的同时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类药物等效果更好。
七、学会自我体检
          更年期女性要定期体检,骨密度检查可以视病情每2~3年进行1次。当出现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或身体不适症状如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乳房扪及肿块或者乳头溢液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地点:乌海市妇幼保健院三楼更年期门诊
电话:2097117